河北保定:环保组织发现多处渗坑,遍布垃圾、漂浮黑油、紧挨坟地(多图)
前言:
2017年3月环保部向京津冀等地区的28个城市印发了燃煤锅炉与“小散乱污”企业排放清单排查的通知,并针对河北廊坊、保定、石家庄等地多次进行专项督查,旨在强力治理污染的顽疾,即规模小,工艺落后,管理混乱,污染设施不完善、证照不全,尤其是缺少环保手续的企业,俗称“小散乱污”。
天津绿领长期关注河北地区“小散乱污”污染问题,并进行实地调查和社会监督,协助地方环保部门和政府,发现和治理污染源,以进一步减少其污染给华北地区带来的环境威胁,保护碧水蓝天。
2018年3月26日起,天津绿领环境调查员(以下简称调查员),在河北省保定市的顺平县、满城区开展“小散乱污”污染专项调查,短短几天,调查员就发现5处疑似污染渗坑,或与周边疑似小散乱污企业排污有关,污染现场见下图:

图1:顺平县高于铺镇白家庄村耕地中的黑色渗坑,长约100米宽约40米高约5米,散发出刺鼻异味,表面浮有黑色油脂和垃圾,四周垃圾堆有焚烧迹象,紧挨坟地,外部用水泥墙围挡。

图2:顺平县高于铺镇大辛店村的黑色渗坑,长约110米宽约100米,异味刺鼻,四周生活垃圾、工业垃圾堆山,蓝色挡板围挡。

图3:顺平县高于铺镇大辛店村的黄色渗坑,长约50米宽约25米,散发恶臭,布满大量生活垃圾,蓝色挡板围挡。

图4:顺平县高于铺镇高于铺村的黑色渗坑,长约70米宽约40米,水中混有工业固废、生活垃圾,黑色挡板围挡。

图5:满城区方顺桥镇孔村的渗坑,长约120米宽约70米,四周垃圾有焚烧迹象。
(注:5个渗坑长宽数据依据卫星地图测量,与实际大小或有偏差)
调查员查阅有关资料得知,保定市西部,素有“中国桃乡、苹果之乡”美称的顺平县与“草莓之乡” 、“磨盘柿之乡”满城区相邻。顺平县以肠衣加工业为特色经济产业,废旧塑料加工业、建材业也是其主要支柱产业,发现的渗坑中有4处位于该县,渗坑周边的小散乱污企业大多或为废旧塑料加工业。
3月26日调查当天,调查员通过12369环保举报热线、微信环保举报平台和网络环保举报平台进行了举报。
3月27日,调查员收到顺平县环保局工作人员短信回复,内容如下:
根据短信的表述,这5个渗坑早已排查出,并且已在省环保厅备案,制订了治理方案。调查员为进一步了解其治理情况,电话联系了该工作人员,但被工作人员拒绝,理由是电话里说不清,同时又提出希望调查员前往当地面谈,调查员以不方便前往为由拒绝了。
调查员通过检索河北省环境保护厅官方网站发现,2017年4月24日公布的《河北省渗坑污染排查整治专项行动方案》提到渗坑的排查阶段为2017年4月21日至5月20日,整治阶段为5月21日至7月20日,整治要求为“各市、县对排查出存在工业污染的渗坑,要严格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环境监管责任制要求,明确修复时间,制订渗坑修复方案,建立台账、逐一造册备案,对污染企业的环境违法行为处罚、整改双到位,完成所有渗坑的修复工作并监测达标,将相关情况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为了加快推动渗坑治理工作的开展,调查员根据目前调查和掌握的情况,4月4日上午通过EMS向河北省环保厅寄送了行政履职申请书,申请“对5个污染渗坑及周边小散乱污企业的排查和整治工作进行督导检查,按现有要求和计划依法治理”,并同时邮寄至环境保护部华北督察局、河北省人民政府、保定市人民政府、保定市环保局、顺平县人民政府、顺平县环保局、满城区人民政府、满城区环保局。
作为社会环境监督的重要力量,民间环保组织天津绿领呼吁河北省环保厅,根据《河北省渗坑污染排查整治专项行动方案》的排查整治目标“全面排查我省行政区域内的渗坑水质及纳污情况,严肃查处渗坑排污造成的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环境违法行为,依法处置、科学修复监测超标的渗坑。”,严格履行督查职责,切实落实渗坑污染治理的责任。
目前进展,4月4日晚上,调查员收到一条未具名短信,提到污水和垃圾处理问题。为核实消息是否与举报的渗坑污染有关,调查员多次回拨电话,但均无人接听。

天津绿领将持续关注此事,通过各种方式推动污染问题的有效解决。
日前,河北宁晋发生的“红水浇地”事件,对当地的地下水造成严重污染,从而危害人体健康。以此为鉴,顺平县、满城区应加大对渗坑污染的重视程度。
【河北“红水浇地”事件:为何企业排污几年都未被查到】
https://weibo.com/1587516942/Gb0LpajkG?type=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