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十年长一斤,但仍无法逃脱绝户渔网

更新时间:2016-08-05
作者:超萌动保队



青海湖湟鱼,学名叫青海裸鲤,属于青海湖的独有物种,原产于黄河流域,所以酷似黄河鲤鱼。它的祖先是有鳞的,经过漫长的演化,形成了几乎全身裸露的鱼类。2003年,湟鱼被列入《青海省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第一批名录》。湟鱼生长极其缓慢,每十年才能生长一斤。




▲湟鱼


2016年7月初,青海湖湟鱼巡护队员扎洛发现,因泉吉河水量骤减,大批正在洄游产卵的湟鱼搁浅在坑塘里,回不到青海湖。这一消息传出后,百名志愿者迅速展开了救助活动。在第一阶段救助告一段落后,天津绿领湟鱼拍摄团队赴青海湖,记录下湟鱼保护仍面临的问题。


拍摄团队到达湟鱼洄游的主要干流黑马河之后,发现河道内存在大量生活垃圾和死去的湟鱼,黑马河乡主要的餐饮和服务业下水正通过管道源源不断地排入黑马河中,并最终汇入青海湖。




▲死去的湟鱼




▲水量极少的灌溉水渠,随时可能断流


随即志愿者采访了在泉吉乡大桥上参观的游客,问他们是否食用过湟鱼。他们有的人表示之前就已经食用过湟鱼,但当志愿者问及他们是否知道现在河流污染导致湟鱼死亡和数量减少时,只有少数受访的人表示知道,并在镜头前表示他们支持污染问题的解决。


在采访当地著名的湟鱼保护英雄扎洛时,他向我们讲述了他在湟鱼保护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来自外界的帮助。他说,随着近几年大量志愿者的加入,使他更加坚定了对于自己工作的信心。他曾在反狩猎的过程中遇到过威胁生命的情况,但是他依旧坚持自己的工作。在他心里,不仅是他在守护着湟鱼,湟鱼也在守护着他。



▲身着民族服饰的扎洛



在拍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当地的藏民都是不吃鱼的。随后在湟鱼消费猖獗的大水桥暗访餐厅时,藏族志愿者看到老板误把湟鱼端上桌的时候,难过的哭了,久久都不能平复。这其中不只有对那逝去的宝贵生命的悲伤,还有亲眼看到一直在奋斗努力的湟鱼保护,就在眼前被破坏的无力感。




▲湟鱼生活在渔网和垃圾遍布的环境


后来摄制组又采访了当地的僧人,他们从藏文化中源远流长的朴素生态观和自己在湟鱼保护的实践角度阐述了湟鱼对青海湖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采访当地僧人



▲展示出的一部分渔网



僧人说:从前的人更虔诚,他们的心灵里不会只有自己,还有千千万万个鲜活的生命;但是在这个时代,在这个环境,什么东西都变了,从前那些无比珍贵的信仰,现在愈加一文不值,仿佛每个人的眼里,都只有如何赚更多的钱,让自己过得更好,而不是关注那些自己以外的事物了。


在拍摄工作结束后,摄制组成员张国兵与青海省电视台记者一同对黑马河桥下排污口进行回访,发现情况愈加恶劣,来自餐饮业的废水在流入青海湖的河水上形成了厚厚一层油膜,大量湟鱼死亡。




▲排污口上游水样(右侧)和排污口下游水样(左侧)对比


黑马河的水将直接汇入青海湖,这是最让我们去思考和揪心的问题,当这些明显被污染的水直接流入青海湖对湖里的生物会造成怎样的影响?这样的污染状态会持维续多久?青海湖的生态能够维持到人们环保意识觉醒的那一天吗?



▲拍摄团队合影



湟鱼折射出的只是这整个污染状态下的一个常态,单靠当地的保护工作者和志愿者是远远不能去解决这个问题的,我们希望更多的人加入我们的守护队伍,拒绝食用湟鱼,一起保护萌物湟鱼宝宝。纪录片即将推出,请继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