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菜市场,懂碳市场:四篮子干货带你轻松入门

更新时间:2023-12-06
作者:行动守护绿水青山


几个月前,京津冀地区极端降雨造成严重洪灾。2022年,四川省极端高温造成严重旱灾,还有台风、暴雪等等。这些极端天气事件发生得越来越频繁,都与全球气候变化有关。


图片

图源:央视财经《紧急!连夜救援!涿州防汛形势严峻!》一文


而造成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是人类活动排放了大量温室气体(以二氧化碳为代表)。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我国提出了双碳目标。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需要各地区、各领域、各行业因地制宜、分类施策,而建设和完善碳市场便是其中一项核心机制



图片

作为环保公益组织,

绿领环保亦积极关注参与,

了解、观察地方碳市场

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履约等情况,

以期通过建言献策助力双碳目标。


图片



Part 01

一、碳市场:是什么?有什么?





碳市场,全称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通过市场机制推动碳减排的政策工具。

全国碳市场由生态环境部按照有关规定建设,交易的主体是重点排放单位以及符合有关交易规则的机构和个人,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系统进行,交易产品是碳排放配额。

简单来说,就是把“碳”这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量化成具体数据,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会根据生态环境部制定的碳配额总量确定与分配方案,给重点排放单位分配规定年度的碳配额。重点排放单位则应控制碳排放,编制上报上一年的碳排报告,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对碳排报告的核查结果则是其清缴碳配额的依据,而后重点排放单位可以通过交易配额等方式,在生态环境部规定的时限内清缴上年度的碳配额,履行自己的减排义务,这就是碳履约。

目前,我们国家形成全国碳市场和地方试点碳市场并行的基本格局。纳入全国碳市场的重点排放单位,不再参与地方碳市场。


图片

图:碳市场建设进程,点击可查看大图。



图片
那么,全国碳市场里的重点排放单位有哪些,是怎么被确定和纳入的呢?


这就涉及到行业类型和自身碳排放量的问题了。可以简单理解为碳排放量越大,将越先被纳入全国碳市场进行统一管理。

就碳排放量而言,根据生态环境部发布的《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属于全国碳市场覆盖的行业,且年度温室气体排放量达到2.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满足这两个条件的即为温室气体重点排放单位。

涉及行业方面,2021年7月16日,全国碳市场启动上线交易,发电行业成为首个纳入的行业。而在生态环境部今年发布的《关于做好2023—2025年部分重点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与核查工作的通知》中,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民航等重点行业,年度温室气体排放量达2.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综合能源消费量约1万吨标准煤)及以上的重点企业也被纳入年度温室气体排放报告与核查工作范围。

可以预见,随着我国碳市场建设的不断成熟、完善,后续会有更多符合条件的行业纳入全国碳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Part 02

二、碳配额:是什么?怎么发?




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分配给重点排放单位的规定时期内的碳排放额度,也就是碳排放权。

首先要明确的是,碳配额不是取之不尽的,是指按规定必须完成的温室气体减排指标。碳配额交易的实质,就是在一个原本是自由排放的领域,通过对排放上限的封顶,从而把不受约束的排放权,人为地改造成一种稀缺的配额的过程。


图片

图:碳配额分配方法,点击可查看大图。



图片
碳配额的发放方式包括免费、有偿及两者混合,虽然已有地区尝试有偿拍卖,但现阶段我国采取的主要方式仍是免费发放。


先由生态环境部根据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控制要求,综合考虑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优化、大气污染物排放协同控制等因素,制定碳排放配额总量确定与分配方案。再由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根据方案分配。





Part 03

三、清缴配额:怎么清缴?什么作用?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市场的地方,就有买卖。在碳市场中,所谓的买卖就是重点排放单位开展碳交易,购买、出售碳配额的过程。如果实际碳排量超过了分配到的碳配额,就可以在市场中购买相应的碳配额抵销自己的排放量,反之,配额余量的重点排放单位也可以出售自己的配额,获取收益。

此外,根据国家发改委印发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方案(发电行业)》,交易仅以履约为目的,履约部分的配额予以注销,剩余配额可跨履约期转让、交易。

对于商人来说,卖东西挣钱总比买东西花钱来得舒坦,要想控制成本,不多花钱,那就必须减少碳排,以在碳市场中掌握主动权。这便是国家建立碳市场的目的——通过市场手段推动重点排放单位采取技改、能源转型、调整运输结构等措施节能减排,实现绿色发展。


图片
河北一冶金公司,从长流程转型短流程工艺,正在拆除高炉本体,为减污降碳做出努力。


图片

图源“绿行太行之路”公众号,点击可查看大图。




图片
为了顺利履约,重点排放单位除了身体力行减排和在碳市场内交易外,还可以寻求“外援”——CCER。


CCER,全称“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主要指对我国境内可再生能源、林业碳汇、甲烷利用等项目的温室气体减排效果进行量化核证,并在国家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注册登记系统中登记的温室气体减排量,是由重点控制排放单位以外的主体自愿主动创造的二氧化碳减排量。


图片

图:双元碳市场,点击可查看大图。


重点排放单位可以使用CCER来抵销碳配额的清缴,抵销比例不得超过5%,由于CCER市场价一般低于碳配额,可以降低一定履约成本。






Part 04

四、碳履约:谁核查?怎么监督?




碳排放数据的真实准确是碳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是维护国家碳排放政策公信力、碳市场信用信心的生命线和保障线。

从上文中可以看出,履约的所有环节都是基于重点排放单位的碳排数据。在完成碳数据核算、提交报告后,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会组织开展报告核查工作,可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第三方技术服务机构核查,核查结果将作为清缴依据


图片

图:碳交易试点地区核查工作时间节点,点击可查看大图。



图片
根据《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下称办法),生态环境部、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设区的市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都负有各自的监督管理职责。

作为补充,全社会的监督也必不可少。根据《办法》重点排放单位和其他交易主体应当按照生态环境部有关规定,及时公开有关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及相关活动信息,自觉接受公众监督。同时,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发现重点排放单位和其他交易主体有违反本办法规定行为的,有权向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举报。

为了解高耗能、高排放的两高企业的碳排放信息披露现状,绿领环保基于企业环境信息依法披露系统,进行了桌面调研,汇总整理了相关情况,并向生态环境局递交了建议信,促成了近两个小时的座谈交流,以推动少许重点排放单位及时完善其碳排数据披露更新工作

图片

图:企业环境信息依法披露系统(天津),点击可查看大图。





未来,还需要我们更多的参与




在十年之前还作为新兴之物的碳市场,经过近几年的蓬勃发展,已经成为我国推动企业碳减排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其平稳有序运行不仅关乎我国能源转型、“双碳”目标的实现,更与缓解当前愈发严重的全球性气候问题,改善我们每个人生存环境息息相关。

因此需要更多人关注和了解碳市场,积极参与政府的减排降碳工作,让社会监督成为不可或缺的助力。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