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散乱污”污染怎么治?环保组织调研倡导34个县市后给出答案……

更新时间:2019-11-02
作者:丹阳、跳

近两年来,绿领环保通过调查和倡导,一直在推动海河流域的“散乱污”环境问题得到治理。


什么叫“散乱污”?


像存在居民集中区或区域交界处、环保设施较差的一些加工制造型小工厂、小作坊,其实就叫“散乱污”。


它们产生的废水、废气和废渣,通常未经任何环保处理就直接排放,影响周边环境和当地居民的健康。

图:村庄里的黄色纳污坑塘©绿领环保

图:某工业园的黑色渗坑和周边堆放的工业废渣©绿领环保


诸如上图这些坑塘水污染、随意倾倒和焚烧的工业废渣,就是“散乱污”调查中经常可以发现的典型问题。


从2017年7月至今,绿领环保已经调研过河北、天津、山东34个县(市)的环境现场。


通过持续的监督,我们一共促使了366家企业进行整治,1378个污染点的环境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直接举报114个,推动政府核查出同类污染点1264个),并且带动了超3.9亿元资金用于环境修复和污染治理。


其中有80余个村庄和15条河流等因为污染物的削减得到了保护,9项县级环保政策得到了落实。


图: 绿领环保推动整改的污染点数量及分布,制图/跳 


可能你想问,那“散乱污”与你有什么关系呢?


当然有,很多人日常生活里吃的、穿的、用的,可能就来源于这些小企业生产或加工的产品。


在实地调查的过程中,我们也走访过20种不同类型的工业聚集区,涉及废旧塑料加工,清真食品和油脂加工,保温材料和畜禽养殖等等,覆盖了我们生活中多方面的需要。

图:绿领环保调查涉及的工业聚集区及分布,制图/跳。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对于这些“散乱污”企业造成的环境问题,其背后的成因非常复杂。所以很难简单地完成治理。


首先,经过长期的发展,这些特色的工业聚集区已经成为当地乡镇的传统支柱产业。“散乱污”小企业大多是个体户,有的就在一个普通居民的院子,有的在隐蔽的区域交接处。


图:散乱污工业聚集区©绿领环保


由于分布散乱,它们导致造成的污染往往不能及时得到治理,成为环境隐患;而一旦开展环境治理,也会涉及区域的民生问题,影响多方的利益,久而久之,造成环境欠账。


其次,企业类型属于低端制造加工业,投入成本低,靠此谋生的人很多。但是因为规模小,容易转移。政府部门排查治理后,还是容易反复反弹,不易根治。


目前各相关方开展或参与治理的途径


以绿领环保的参与为例,我们在发现污染问题、推动问题解决及监督整治三个阶段,会接触到不同的利益相关方。

图:目前参与散乱污环境问题治理的相关方及参与途径,制图/跳。


责任部门


当地政府和环保部门是治理污染问题的主体。政府部门对待环保举报和舆情信息的态度、信息公开的程度以及执行能力,都会影响污染问题的治理进程。


在绿领环保的接触中,有的基层政府部门对待环保举报及舆情信息时,以消除舆论影响为首要工作,甚至在推进整治的阶段,敷衍对待导致延迟治理。但多数基层政府部门还是抱持客观面对,及时排查的工作态度,积极探索和推广散乱污问题的治理经验。


01
针对坑塘污染


纳污坑塘数量庞大,治理后容易反复反弹,给环保基层的监管带来难题。


2018年12月,河北省保定市顺平县提出坑塘承包制。政府部门将治理后有利用价值的无主坑塘,承包给村民,用于养殖、种植经济作物等,既能解决坑塘污染反弹的问题,缓解执法人员监管压力,又能为当地居民创收。


图:大城县将治理后的坑塘承包给村民,用作养鱼池©绿领环保


2019年2月-4月,河北省廊坊市大城县迅速将坑塘承包制落实,并出台了《大城县坑塘管理奖惩办法(试行)》,以规范管理承包坑塘的村民和具有监督责任的乡镇。


截至2019年9月,1347个排查出来的坑塘,已经承包出去400多个,均处于稳定运行状态。


详见:进展|河北大城:坑塘污染治理投入417万元,排查取缔“散乱污"企业68家(多图)


02
针对工业固废污染


在河北省沧州市任丘市,由于玻纤产业聚集区产生的固废无法在当地再利用,存在违规倾倒至坑塘,甚至混合生活垃圾随意焚烧等问题。


2019年9月-10月,任丘市采取疏堵结合的方式,一方面加强对违规倾倒行为的执法;另一方面对接有资质的企业,对当地玻纤产业的固废进行有偿回收再利用,目前处于开始运作状态。


详见:进展|河北任丘:全市动员举一反三查污染,405个坑塘纳入环境治理(多图)


03
针对企业管理问题


2018年4月,为了解决废旧塑料加工产业聚集区的散乱污企业存续问题,河北省保定市顺平县对小企业实施取缔、两断三清等硬政策;


同时建设绿色产业园,引导有能力有意愿的小企业入驻产业园,以实现提升改造,达标排放。这也是响应生态环境部“企业集群综合整治”政策较好的解决模式。


员介绍提升改造后的环保设备 ©绿领环保


本地公众


这里主要是指污染问题较集中地区的当地公众。他们既是环境污染最直接的受害者,通常也是最先发现环境污染的人。


在一般情况下,他们主要的参与方式是进行环保举报,在社交平台主动公开污染信息,或在自媒体渠道上留言提供有效的污染线索等。


第三方环境治理公司


在污染问题治理阶段,第三方环境治理公司需要和当地政府部门、负责治理的责任主体达成合作协定,开展治理。


绝大多数情况下,他们不会影响污染问题解决的整个进程,但如果治理能力不够,导致水污染问题反弹;或者治理费用预算不合理,导致治理方案被否,就会阻碍治理进度。

图:第三方环境治理公司为治理红色渗坑安置了生态浮岛。


散乱污企业


这里是指存在污染问题的企业。规范企业和污染企业最大的区别是能否达标排放。环保设施提升改造的经济成本高、环保意识不强等都是影响达标排放的因素。


当企业需要配合环境整治时,因为关系自身的存亡和发展,可能会转变观念,从认为政府部门管不着,开始沟通解决办法。此时沟通的效果和企业主的配合程度将会对环境问题的治理产生很大影响。

图:河北省廊坊市大城县北魏镇政府向环境调查员介绍当地塑料综合贸易市场的固废回收场。©绿领环保


探索环境共治


经过两年多的实践,我们发现,要推动”散乱污"环境问题得到全面解决,还需要多个相关方乃至社会各界,都参与到环境共治中,探索出契合各地区的共治模式。


基于此,我们从民间环保组织的角度,提出以下五点建议:


1.治理部门建立联动机制。尤其政府部门与电力部门,需要相互配合,限制违法企业恢复电力的门槛,遏制反弹现象;


2.加强区域合作。区域交界处是散乱污问题的高发地带,如市级交界、县级交界、乡镇级交界处。因此需要划清权责,避免散乱污产业异地迁移,或出台区域合作方案;


3.建立信息共享渠道。如举办研讨会,使民间环保组织与各地政府环保部门参与其中,共享治理经验、讨论治理困难,促进执法细则等法条的完善。


4.开放工作参与通道


(1)政府和环保部门可开设让公众、民间环保组织参与污染治理过程的通道,例如:主动定向邀请公众代表和民间环保组织参加治理方案的专家论证会,举行政府、企业、民间组织、公众四方参与的圆桌会议;


(2)民间环保组织、公众提出参与污染治理过程的要求时,能同意行使其环境知情权和监督权,不仅能各抒己见,共创解决方案,还能消除各方之间因信息不对称带来的误解。


5.提升自身能力


政府部门可加强监管能力和信息公开意识;公众提升自己的环保监督意识;企业加强环保意识、提升污染处理能力;民间环保组织提升专业能力等。



两年来,以下26个县(市)各级政府部门积极开展污染治理,和绿领环保一起改善家园环境:


河北省

保定市:顺平县、易县、涿州市、曲阳县、涞水县、望都县、满城区

廊坊市:大城县、文安县、霸州市、安次区

沧州市:任丘市、泊头市、南皮县、河间市、沧县、青县

唐山市:玉田县、乐亭县

雄安新区:雄县


山东省

滨州市:无棣县、阳信县

德州市:乐陵市


天津市

静海区:台头镇  

滨海新区:大港街  

宁河区:芦台镇


编辑|跳